一百年前,中華大地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日本后,人們再也忍受不住,深沉的愛國情懷終于得到爆發(fā)。青年,作為一個嶄新的力量,步入了歷史舞臺,并在此后勇擔時代重任,接續(xù)時代強音。正是吾輩青年的熱血,鑄就了中華的輝煌。
古往今來,無數青年為國、為家,拋頭顱,灑熱血,敘寫了崢嶸歲月的光輝篇章。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為了集體的利益,堅忍鉆心的烈火焚身,只為守護國家的邱少云,奉獻了自己年僅二十幾歲的生命。一生致力于做好事、扶助他人的雷鋒,踐行自己“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承諾,奉獻了自己二十二年的青春。面對山火,毫不退縮,以一句“有困難,我先上”的森林消防戰(zhàn)士張浩,為了救火,犧牲了自己年僅32歲的生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夢想,國家才有未來、有希望。江山不改,時事不易,他們的光輝事跡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人說,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沉醉在“溫柔鄉(xiāng)”里,精神萎靡,早已喪失斗志,在我看來不盡然。試問當疫情來襲,沖在前線的是誰?是青年;當洪水咆哮,席卷大地時,敢于臨危受命的又是誰?是青年。身穿制服,他們是人民的戰(zhàn)士;褪去光華,他們也只是一個個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擔負著國家人民的重任,他們頹廢嗎?不,他們斗志昂揚,勇于拼搏,敢為人先,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鮮花的每一次綻放,都是無數條根須的奮力生長;果樹的每一場收獲,都無數片葉子的拼命奉獻。21世紀既是嶄新的紀元,又是奮斗的時代。甘于平庸、碌碌無為愧為新時代的青年稱號。心存希冀,發(fā)揚“釘子”精神,像張思德一樣,把“為人民服務”踐行到底,才擔得起“青年”二字。
正值壯年的我們,社會上,我們是公民;家庭中,我們是母親,是父親,是兒子,是女兒;工廠里,我們是勞動者,是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毛主席曾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青年們,應當接好2020這一棒。以吾輩之熱血,續(xù)中華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