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
發(fā)布時間:2021-03-18 被閱讀:1365 在生產產品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嚴格按照生產工藝和師傅指導要求進行,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如果忽略過程操作,只靠檢驗員檢驗,是不可能保證產品質量的。因為產品質量檢驗,只能剔除次品和廢品,并不能提高產品質量。而且挑出來的不良產品重新返修,返修出來的產品不能跟好的產品比質量,那是因為產品質量已經有了差距,即使這兩件產品質量粗眼一看看不出來,仔細一看總還是有點瑕疵,已經不完美了。所以說,質量嚴格控制的重點決不能放在事后把關,必須放在操作過程階段,也就是生產過程階段。
成品的服裝由很多道操作工序完成的,就像我們做的褲子由幾十個人一道工序接著一道工序生產流水共同完成的。只要其中有一道生產工序不合格,就會造成整件衣服的質量缺陷。那么怎么保證整件衣服的產品質量完美?只能依靠每一位員工了,只有把每個人自己的本道生產工序操作好,質量合格,那么再繁瑣的生產工序,再多的員工操作,整件衣服的產品質量絕對沒有問題。員工們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懷有“質量在心中,產量在手中”的胸懷,才能把產品質量做得更好。
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質量是每道工序生產出來的,只有好好重視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才能有效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在精益生產過程中,要實現產品質量零缺陷,我們每個人都必須不接受不良產品,自己發(fā)現自己的工序有問題,馬上自我返修,絕不能流水給下道工序的員工。后道工序人員一旦發(fā)現有不良品,應立即告知本道工序停止操作,并通知上道工序員工進行返修。上道工序人員接受下道工序同事的監(jiān)督,必須立即停止生產,追查原因,采取對策,控制流出的不良品。衣服在生產過程中,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為輔助,互相監(jiān)督,互相努力,質量目標一致,那么團結力量大,產品的質量肯定是合格的。
產品在小組生產中,最后的成品由每位小組檢驗員去檢驗并把關。假如生產時沒從源頭去控制產品質量,等檢驗員檢驗出大量的不良產品,那么產品的返修成本將大幅度提高,損失了勞力、物力、財力。而且有些產品的質量問題可能無法從后道工序發(fā)現并彌補,或者無法返修,這樣的后果就是亡羊補牢了。所以我們每一位員工都要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第一時間把事情做好,預防品質問題的發(fā)生。
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細節(jié)決定成敗,態(tài)度決定一切,只有我們大家共同樹立高度的品質意識,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執(zhí)著追求,才能把品質做得更好。讓我們大家一起繼續(xù)努力,嚴格重視產品質量,做出更好的產品,供應給全球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