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一次文化強企聯(lián)歡會上,我們張董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管人氣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這句話,讓我深有感觸。
說句實話,剛進華城,對華城的企業(yè)文化真是不理解,心想那些小廠根本沒說起什么企業(yè)文化,可辦得也不錯,老板掙的錢也蠻多的。在實際的工作中,我慢慢地體會到了企業(yè)文化確實增強了廣大員工的凝聚力,為華城的和諧發(fā)展增添了能量。有一回,快要下班了,從后道退上來好多褲子要返修,說是別的車間的返工快要出貨了,來不及,所以分給每個組的組長、師傅、檢驗員,要大家一起幫忙返工趕貨,下班時間到了,可大家都沒有回家,不約而同地上前問組長,返什么?我們能不能幫上忙?原來是拷邊線出了問題,要拆掉拷邊線。大家都說一塊拆吧。接著你一條,我一條,不到一個小時全部搞定。組長激動得連聲感謝,有人還說:組長,你就感謝《華城報》吧,是它讓我們明白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于是大家哼著《愛的奉獻》這首歌回家了。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華城這樣的大廠,員工能這樣統(tǒng)一思想理念,言行一致,有共同拼搏的精神,企業(yè)文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還想跟大家說,華城的企業(yè)文化,對我的家庭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夫妻倆一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家,所以對兒子關心不夠,眼看兒子要上高中了,全家都指望著他考上大學。每次過年回家,看看兒子的成績單不理想,我就老埋怨兒子不用心,本來溝通就少,再加上老埋怨,兒子好像也不想理我們了。我心里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還是好老公想出了一招,把廠里發(fā)的《弟子規(guī)》《至誠恒業(yè)綱要》和一些《華城報》用郵件寄給了兒子,上面還附了一句:望它對你有所幫助。這個辦法真好,果然兒子對這些書愛不釋手,從中讀懂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經過發(fā)奮努力,終于考上了北京的傳媒大學,還是一本的呢。當接到錄取通知書時,兒子激動得打來電話:感謝父母那種特殊的教育方法,更要感謝華城優(yōu)秀的企業(yè)文化使他對做人做事的道理更明確。
如果說《三字經》是每個孩子的啟蒙教育經典,那么華城的企業(yè)文化對我們每個人就是國學經典的延續(xù),它也就是我們每個人前進路上的指路明燈。同事們,朋友們,抽出一點點時間,好好地學習我們華城優(yōu)秀的企業(yè)文化,它將讓我們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