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與大象共舞,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大象》有感
作者:hcmlcom發(fā)布時間:2016-07-30 被閱讀:2471 最近讀了浙江萬事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建華所寫的《與大象共舞,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大象》一文,深受啟發(fā)。此文分享了萬事利集團十多年前與美國格柏品牌合作后心態(tài)和合作結果的轉變過程。從一開始合作時遇到了沒有預估到的“難”,與對方抗爭無果,再到端正心態(tài),嚴格要求自己,使公司自身變得強大,合作地位發(fā)生轉變,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同時從字里行間也能看出這是個讓萬事利覺得驕傲的過程。
剖析一下,整個合作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決定是否合作階段。李建華在文中講到在他們與格柏合作之前,有很多企業(yè)也有與格柏合作的機會,但是卻因被格柏在品質上近乎苛刻的要求所嚇倒,選擇放棄。這其實就是我們現在常常在說的心態(tài)上的浮躁,這是萬萬要不得的。浮躁的心態(tài)會讓我們只向眼前利益看,一遇到有背眼前利益的事就會容易退縮,這會局限我們的思維,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必然也會受到局限。這也讓我聯想到選擇與被選擇的問題,就如同我們的客戶優(yōu)衣庫和我們華城集團的合作關系是一樣的,這是個雙向選擇,而企業(yè)要明白的是要努力不懈、奮斗不止地武裝自己,使自己成長得更為強大。為何當初其它企業(yè)放棄而萬事利選擇迎接挑戰(zhàn),就是因為他們明白客戶的高要求高標準對他們是“好事”,這是決定合作時該有的一種心態(tài)。例如,最近優(yōu)衣庫要試推行短交期加急單,那么多的優(yōu)衣庫加工企業(yè),為什么選擇我們華城呢?就是出于對華城的信任,相信我們的能力,而我們要把它作為一次難得的考驗,一次歷練和提升的機會。
盡管在決定合作之前就知曉格柏對品質要求甚嚴,但是現實依然超出了萬事利人的想象,李建華回憶這段過程用到了“人財兩傷,內憂外患”這8個字來形容,可見這是個讓他感到非常痛苦和困惑的階段,只擁有迎接挑戰(zhàn)的勇氣還遠遠不夠,這就是第二個階段——“怎樣合作”。在這個階段一開始萬事利也曾企圖說服格柏降低要求和標準,但是最后他們意識到格柏的要求和標準是完全正確的,應該改變的是萬事利人自己的心態(tài)。這涉及到的關鍵是企業(yè)在決定合作后該如何去做,就像優(yōu)衣庫選擇與我們合作,我認為我們就應該時常反復向自己提問“Why us?”——“為什么是我們?”為什么我們有這個選擇權?為什么如此強大的企業(yè)會選擇與我們合作?我們憑什么?!除了所謂的緣分和契機之外,我認為我們彼此在做事時的默契上能夠在特別深入的一點上融合,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我說的“特別深入的一點”無疑就是“品質”。這是我們目光交匯的地方,當你在抱怨為何優(yōu)衣庫會有如此高標準、高要求時,請不要忘記全球為其提供加工服務的企業(yè)有數百家,一切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任何說辭都只是借口。高標準并不是對工廠的約束,而應看作是對工廠的信任,看作是推動工廠經營發(fā)展的契機。我們要始終明白“有品質,才能有未來。”“與大象共舞,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大象!蔽覀兩钤诿繒r每刻都發(fā)生著巨變的世界中,我們需要去適應這種種的變化,要推動變化、接受變化然后掌握變化。不要只落眼于短期效益和眼前利益,而要時刻提醒自己現在的改變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長,不要總是期望客戶降低要求,改變標準,在期望別人做什么或改變什么之前,首先問問自己應該做什么或應該改變什么。當然,打磨自己的過程很疼,但最終卻能塑造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第三個階段是我認為一個企業(yè)持久發(fā)展最關鍵卻又最難做好的一個階段,那就是如何深入合作階段,我說的“深入合作”是如何讓彼此的合作關系扎根得更深更穩(wěn),所謂創(chuàng)業(yè)容易守業(yè)難,這一切的關鍵還是品質,萬事利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調整后,自身有了很大的提升,達到了客戶的品質要求,合作關系更融洽了,但是他們并沒有為眼前的成績而沾沾自喜,他們依然把品質放在首位,甚至在訂單超負荷的情況下,主動向格柏提出減少產量來確保質量,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在任何情況下,品質決不成為最后的犧牲品。
我們華城的企業(yè)價值觀是“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員工滿意是我們的追求,社會滿意是我們的榮譽”。而第一句就強調客戶滿意是宗旨,因為只有客戶滿意才能實現員工滿意和社會滿意。我們一定要堅持拉緊“質量”這條生命線,如果我們可以做到超越客戶滿意,有一天優(yōu)衣庫在選擇加工企業(yè)時,會對我們說:“Why not you?”——“為什么不是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