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回憶
發(fā)布時間:2019-07-10 被閱讀:1154 今年的6月7號,正值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我國這一天也叫端午節(jié)。
記得在我小時候,就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那個年代物資比較匱乏,平時很少能吃上什么好吃的東西。在端午節(jié)期間,雖然談不上有什么太好吃的東西,但總能吃到一些平時無法吃到的東西,比如咸蛋、粽子等。
那時候,一般情況下,咸蛋與粽子也很難買到。而我們所吃的咸蛋,都是母親在早些時候?qū)⑵綍r積攢下來的一些雞蛋,用鹽水腌制起來的。大約腌制二十天到一個月時間,到端午節(jié)時就可以開始撈出來吃了。起初吃的時候因為腌的時間比較短,蛋黃幾乎沒有什么油水,比較硬。而吃到后面一陣子,腌制時間久一些的時候,蛋黃里就有些油水了,吃起來有些沙糯的感覺。小時候吃到咸蛋,已經(jīng)是覺得非常好吃的了。那時候吃到粽子的難度更大,因為買是買不起的,而糯米種植少。通常自己家種一些,留到端午節(jié)拿出來,再買些蘆葦葉子洗凈,那時都包赤豆粽或者棗子粽,肉粽子一般都不會做。
隨著時代的變遷,國人的生活水平呈現(xiàn)飛躍和提高,F(xiàn)在粽子的花樣與餡料更是應有盡有,但人們對粽子的向往程度不像過去那么強烈了,甚至可以說把各式粽子放在那里都沒有人愿意吃。這還是說明了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物資豐富了,平時吃得都很好,對于粽子,也就沒有過去那種稀奇、貪吃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