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員工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辭職員工特別少?開年不回來上班的,不是要結婚生子的,就是要準備在家蓋新房的。這些人只是暫時離開華城,一兩年以后還是要回來的。真正辭職不回來的,也只是她們的年齡大了,做奶奶了,要幫著帶孫子了,才依依不舍地離開華城。這種現(xiàn)象說明什么呢?說明華城確實是誠信人和的企業(yè),無論從工作環(huán)境還是從公寓宿舍,或者從各方面的優(yōu)厚待遇,都是打工者理想的港灣。特別在去年,許多員工雖然嘴上沒說,但在心里暗自慶幸,幸虧自己不辭職,要不然到哪里去找華城這樣穩(wěn)定的好企業(yè)。
通過《華城報》的學習,員工們更應該明白當前形勢對企業(yè)的不利,我們要時刻樹立危機觀念。雖然我們不能為企業(yè)分擔什么,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好質量,做出產(chǎn)量。我們先從組長、師傅說起,一個組做得快與慢、質量好與差,組長、師傅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可能有的組長、師傅認為,我一直叫他們快點,自己也全身心撲在這個組里,可員工還是做不出來,我有什么辦法?首先,組長、師傅一定要團結,不要因為我管產(chǎn)量、你管質量,自己做份內事。上新款時,組里做得快與慢、好與壞,可以說師傅的影響最大。有的師傅錯就錯在只管質量,卻不在乎產(chǎn)量。我們管理人員叫員工快點做,自己卻自顧自,員工都是成年人了,想想領導也自顧自,我一個小員工積極什么。
再說說我們員工,做了很多年了,最起碼每批貨要保質保量。我們常犯一些低級錯誤,明明看見號碼不對牢了,還想瞞天過海不肯返。師傅叫這樣做,我偏要那樣做,技能一直不提高。難怪他們要批評,對批評不是虛心接受,老是耿耿于懷像記仇一樣。這樣的員工既沒有團結意識,又沒有技能水平,如果組里有幾個這樣的員工,再能干的組長、師傅也帶不好這個組。再說說新員工,新員工公司都很關愛,活不多也不難,所以一定要用心學,盡快提高自己的技能。常想工資高一點,可技能提高不快,工資能高嗎?去年年底有這樣一位員工,已經(jīng)到了退休年齡,他還很想做,可他每批活都來不及,這樣怎么行呢?我們只有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而不是只想著這個月工資漲了沒有,到了年底我們員工又只想著工資。想想我們的張董,他是一位充滿憂患意識的領導者,他最關心的不是企業(yè)獲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不停地積極思考,企業(yè)離危機到底有多遠,探索企業(yè)面臨不利環(huán)境時的處理方法。華城正是因為有張董這樣充滿了危機意識的導航人,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作為員工,我們要樹立人人自危的危機意識。不管是管理人員,還是普通員工,時刻具有危機感。只有全體員工都努力工作,保證品質、產(chǎn)能,才能使我們華城更強大,員工才能一直享受安穩(wěn)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