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記憶的匣子,往事一幕幕回現(xiàn),不免感嘆一句,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
還記得那是2001年,過年的氣氛剛剛淡去,我和小姐妹就來到了華城。那時候,廠房外面的墻還在裝修,看著成片的新廠房和宿舍,不禁感嘆,如果以后能在這里上班該多好。經(jīng)過考試,忐忑不安的心終于放下了,我們被錄取了。美中不足的是廠離家實在太遠了,那時候都是騎自行車的,開助動車的也很少,不要說是汽車了。我騎自行車從家出發(fā)要花一個半小時才能到廠里,雖然可以住宿舍,可也有回家的時候。當(dāng)時有人勸我,還是近一點找個工廠做做算了,這么遠的地方做不了多久就會逃回去的。我笑著說,我要干滿十年,我相信這廠肯定能壯大,前途一片光明。果不出所料,我們?nèi)A城在張董的領(lǐng)導(dǎo)下越來越大,原本停自行車的地方蓋起了裁剪車間。因為我在三車間,透過窗戶,我還親眼目睹了辦公大樓的打樁、建造、完工。之后,水洗廠也建起來了,員工越來越多,在我住的宿舍樓前又蓋起了新的宿舍樓。
2009年,廠對面的地方聳立起兩棟一樣的廠房,我們?nèi)A城茂麓搬進了新的廠房,和衣歌路對面相望。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時候的場景,我們每個人拉著自己的工具箱和凳子,像螞蟻搬家一樣,浩浩蕩蕩。時間真快,一晃我在華城真的干了十年,家里的房子蓋好了,家人說能蓋起新房,有我一大半的功勞。是啊,我在華城努力工作,華城給了我不錯的回報。因為平湖離家確實有點遠,女兒也長大了,在家人的勸說下,2010年我離廠了,在家附近找了一個小服裝廠上班,在小廠里上班覺得心里不踏實,因為廠里沒有固定的休息日,也沒有固定發(fā)放工資的時間 ,更不要說生產(chǎn)計劃,這一單做了,老板都不知道下單做什么。正好全珍組長和我小姐妹水英說起了我,問我是否愿意再回來,在跟家人商量后,我決定還是回華城,因為我覺得在華城上班,踏實。